close

  

比起台版的電影名字,其實我更喜歡日本的電影名字「奇蹟的蘋果」,

我剛看完這部電影時,腦海中浮現另外一部印度電影「三個傻瓜」,

可能會叫傻瓜的,都有超乎常人的執著與樂觀,不然要如何在探索人生的道路堅持下去呢,

而讓木村爺爺堅持11年的無農藥農法種植蘋果的動力,就是因為木村奶奶對農藥嚴重過敏,

嚴重的時候,甚至一個禮拜都下不了床,接觸過農藥的皮膚都產生潰爛,讓奶奶痛苦不已,

  

木村爺爺只能拜託岳父,給他一座蘋果園實驗無農藥栽植蘋果,

但不噴灑農藥,要如何種植蘋果呢?於是木村爺爺開始了遙遠且不知道能不能達成目標的實驗之路。

  

一開始,當然是買各式各樣的書回來按照書中內容施作,但全部失敗。

之後,就開始了木村爺爺的實驗之旅,只要是有可能會殺害病蟲的,就嘗試著噴灑在蘋果樹上,

還做了各式各樣的木牌註記撒了甚麼東西,醋、芥末、牛乳、麥茶一些可能可以防止害蟲的液體,但依然無任何效果,

  

到了昆蟲繁殖季節,還出動全家人沒日沒夜地抓蟲,但依舊治標不治本,

木村爺爺開始觀察蘋果害蟲的特性,試圖找出利用昆蟲特性可以有效抑制害蟲的方法,但還是沒甚麼效果,

且因為木村爺爺的傻瓜行為,讓隔壁農地的蘋果農對木村爺爺投比鄙視的眼神,

因為在那個號稱黃金蘋果的年代,每個蘋果農都賺的缽滿盆滿,只有木村爺爺,

需要為了家計,獨自一人去大城市裡,坐著別人不願意做的工作,賺錢養家,

  

他的堅持,換來了自己家人的不體諒,從小到大的好友的不諒解,嘗遍人情冷暖,

唯一站在他身後的,只有陪他受苦的妻子、岳父、跟三個嗷嗷待哺的女兒們,

  

在電影中,大女兒在作文中寫到,爸爸的工作是種蘋果,但我從來沒有吃過他種的蘋果。

我想任何為人父的,聽到這句話,都會很心酸,但在木村爺爺快要放棄無農藥種植時,

也是大女兒鼓勵他,如果現在就放棄了,那我們之前這麼辛苦,是為了甚麼呢?

但長久的堅持與努力,蘋果樹依舊沒有開花,甚至木村爺爺還一棵一棵拜託蘋果樹努力存活下來,

在女兒生病後,萬念俱灰的木村爺爺,也曾經想過以死謝罪,了結自己對家人的愧疚跟虧欠。

而危機就是轉機,帶著繩子到深山準備結束自己生命的木村爺爺,在深山裡發現了一顆健康的枝葉茂密的蘋果樹,

  

無數的為什麼充斥在木村爺爺的腦海中,直到踏上蘋果樹下的鬆軟腐植土壤,想起岳父告訴他的一段回憶,

瞬間了解,順應自然的時節,與自然共生,才是讓蘋果樹節時強壯不怕病蟲侵害的不二法門,

了解到自然法則的木村爺爺不再去除雜草,反而種植更多的雜草,盡量貼近原生態的自然環境,

而隔壁果農看到雜草叢生的木村爺爺果園則是更氣憤,更鄙視木村爺爺,認為他真是個懶惰的傢伙。

甚至氣憤的向一起工作的兒子表示,這樣如果害蟲飛來自家果園怎麼辦。

但看著昆蟲不停往木村爺爺果園飛過去的兒子卻說,如果我是昆蟲,應該會比較喜歡木村家的果園吧。

  

這句話讓隔壁果農閉上嘴巴,直到自然農法的第三年,木村爺爺的蘋果樹終於開滿了蘋果花,

蘋果花迎風飛舞的模樣,讓隔壁果農催促著他的兒子去通知木村爺爺,

並不是這畫面有多難得,而是蘋果花開,代表木村爺爺的努力終於開花結果,

  

第一年的蘋果非常小,但這卻是木村爺爺的果園,11年來第一次來開花結果的蘋果,

而這年的蘋果,也讓年邁病重的岳父,得以安息,在臨死前緊緊默著這得來不易的蘋果,

在這漫長的等待中,沉默寡言堅毅的岳父是木村爺爺最強而有力的後盾,

不管他做了任何決定,都會支持他,也許是因為木村爺爺做了他一直很想做的事情吧,繼承了他的夢想,

  

在書中,木村爺爺是這樣說的,

「大家都說,木村很努力,但其實不是的,是蘋果樹很努力,這不是我在謙虛,

是我發自內心的這麼認為,因為人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靠自己開出一朵蘋果花,無論手上或腳上,都無法開出蘋果花,

也許大家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但不這麼想的人,代表他並沒有真正理解自然,看到整個果園滿滿的蘋果花,

我深刻體會到這一點,這些蘋果花不是我的功勞,而是蘋果樹的功能,主角不是人,而是蘋果樹。我之前不懂這個道理,

一直以為是自己在重蘋果,以為自己在管理蘋果樹,其實,我只是協助蘋果樹而已,在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後,

我終於了解這一點,我花了很長時間才走到這一步。」

這段話,概括了木村爺爺大半人生所花費的努力得來的經驗,是很有力量的一段話,

我覺得這是一部不管你的人生在順境或逆境都值得一在重複觀賞的電影,

看電影的視角會隨著你人生的歷練而有所不同,

為一件事情瘋狂,總有一天,可以從中找到答案。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

這或許就是木村爺爺人生的人生哲學。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控控食間 的頭像
    控控食間

    控控食間

    控控食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